【解說】5月17日上午9時,世界最高船閘閘門——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啟動安裝。
【解說】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廣西最大最長的峽谷——大藤峽出口處。大藤峽水利樞紐總投資357.36億元,總工期9年,它集防洪、航運、發電、水資源配置、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,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,被喻為珠江上的“三峽工程”。
【解說】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布置在主壩左側,為單線單級船閘,由上游引航道、上閘首、閘室、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組成。其中,下閘首人字閘門設計高度47.5米,比三峽船閘人字閘門還高出9米,單扇門葉門寬20.2米,面積相當于兩個半籃球場大小,單扇門葉重量達1295噸,下閘首單扇人字門共分12節,僅底節就重160噸,船閘規模、最大水頭、水力指標等均達到國內外已建船閘的最高水平,是名副其實的“天下第一門”。
【同期】(中國葛洲壩集團大藤峽船閘及副壩工程施工項目部 機電金結安裝總工程師 彭翰林)
人字門安裝的最大的難點有幾處,一個是人字門的結構尺寸非常大,重量非常大,我們通過分節制造運輸,到達現場以后進行現場的組拼;二個是人字門的背拉桿,這個人字門的門葉高度達到了47米5,超過我們三峽38米5的這個尺寸,背拉桿的層數比較多,分三層,背拉桿的施工難度非常大,這一塊我們采用了一些有限元計算,包括我們定制了一些預應力張拉的工裝;第三個是人字門的支枕墊塊,就是(人字門)門軸柱、斜接柱鋼止水這一塊,因為鋼止水承擔了兩項功能:一個是承壓,二個是止水效果。鋼止水的配合精度非常高,因為門葉要在現場焊接,所以它有一個變形控制,導致了鋼止水我們不能先裝,要最后再裝。最后再裝的過程中,要在現場配裝定位,然后再進行鉆孔攻絲,最后鋼止水與門葉結構之間進行環氧灌注,增加它的抗壓強度。
【解說】為做好下閘首人字閘門設計、制造、運輸、安裝等系列工作,大藤峽公司組織參建各方攻堅克難,成功突破多項技術難題,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。據了解,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預計將于2019年年底全部安裝完成。